西泠印社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良好的社会声誉,被称为“天下第一社”。翰墨清远、人文流长的湖州,与西泠印社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湖州文脉延续至今,被一代代人传承、弘扬、解读、构建,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精神滋养的文化品格和具有艺术慧心和灵气的创造。
以吴昌硕为代表的老一辈湖州籍西泠中人,与古为徒,开辟出了20世纪金石艺术的尚古趋向,并注入了具有文人品格的文化自信和独立自强。新一代湖州籍西泠中人,在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的视野中,对传统艺术作了新的解读与构建。
8月3日至8月15日,“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籍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将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和孤山遁庵开展。展览展出湖州籍已故先贤以及现今十二位社员的书画印精品近70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们在各艺术领域的创作风貌和鲜明特征。
展览前夕,部分参展的湖州籍社员接受采访,以期用艺术的形式传承弘扬西泠文脉,以热忱回报家乡。(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吴民先: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湖州籍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即将在杭城开幕。我有幸忝列其间,与有荣焉,亦愧恧滋深。我中年学艺以来,每以西泠前辈大师之艺术精神鞭策自己,未敢懈怠。
潘天寿先生常告诫我们要以读书为第一,要争取做到诗书画印“四全”。潘先生又强调“要与前人拉开距离”。所谓“拉开”绝非对传统的割断与否定,而是延伸和发展。唯其如此方能赓续优秀的传统基因,同时又开拓出新的境界。西泠前辈大师们莫不如此。
据此,我在学习缶艺的基础上注意转益多师,以冀有一点自己须眉,终无大成。这确实很难!“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事艰。”永远认清自己的不足,方能有所寸进。我虽已届迟暮,然终不改对艺术的那份痴心。生命不息,耕耘不止。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竭尽绵薄。
汤兆基:传承历史文脉镌刻西泠精神
此展以吴昌硕篆刻“人生只合生湖州”为主题创作,体现了湖州篆刻艺术的内在关联性、鲜明的地域性,并凝聚了湖州人民的乡情,展现了湖州富饶的生态。展览承脉弘源,既有吴昌硕、吴涵、沈尹默等十四位西泠印社湖州先贤作品展出,彰显西泠印社历史文脉,同时展出的十二位西泠印社湖州名家,集中展示了印坛后继有人,流派纷呈,个性强烈的可喜景象。
我是在年2月,由沙孟海先生签发证书加入西泠印社的。数十年来,有机会参加印社组织的许多创作活动,如今年参与了杭州地铁站名创作,这次湖州展的举办也充分体现了印社工作的开拓性。在亲历古老篆刻艺术融入时代的活动中,我获得了艺术的提高和创作思路的拓展,收获满满。
吴超:艺抒情、诗言志,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在湖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为湖州文化争得光彩,是湖州籍人士的骄傲,同样他一生也为自己的湖州籍而自豪。他生前多次写诗,刻印称颂家乡。《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人生只合住湖州》等印常见出现在他得意的作品上。
这次西泠印社湖州籍社员汇聚一堂,以“人生只合住湖州”名题,用书画印的形式作媒介,称颂湖州宣传湖州,让全世界更多地了解湖州,应该是每一个湖州籍艺术家、西泠印社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有幸在有生之年见到了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的湖州,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湖州。艺抒情,诗言志,真实情感的融入,让我在这次参展作品创作中腾涌着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激情,因为我是湖州人。
吴越:希望能用画笔赞美自己的美丽家乡
热爱西泠印社、热爱湖州安吉是吴氏子孙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在这“双热爱”中曾祖父吴昌硕先生做出了模范的榜样。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刻苦治学,潜心钻研书画篆刻艺术,在艰苦的环境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吴昌硕先生曾写诗道:“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在新时代,需要我们不忘初心,虚心学习,力求在“通”字上再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为吴昌硕先生的第四代曾孙,此次展览我围绕主题创作了十幅绘画作品,如“葫芦硕果图”“春辉紫藤图”等,每件作品都在歌颂新时代的湖州安吉,希望能用画笔赞美自己的美丽家乡。
傅一平:传承中创新努力出精品
我现在住在湖州长兴水口,对于家乡的景色,特别是秋日美景有一种情怀。这次湖州籍社员展展出的两幅山水作品,就是以湖州当地的景色为背景创作的。此外还有行书条幅《赵孟题苕溪绝句》、篆书《观史为文七言联》、朱文印屏等。
我在艺术道路上潜心探索了30余年。年我的书画印作品获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三项兼能奖,并被吸收为西泠印社社员。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展现自己近几年学习的变化与对书画篆刻艺术的理解。我现在60多岁了,但是我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不忘初心,不断地深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内涵,进一步创新融合,出好的作品。
洪亮:用诗书画印展现家乡美
用戴表元《湖州》诗中的“人生只合住湖州”,来作为湖州籍西泠印社社员展主题,正反映出这次展览的意义。一是湖州人热爱自己的家乡。二是习总书记在湖州安吉县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和新时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湖州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美誉。通过展览使全社会的目光聚焦湖州,推动湖州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此次参展作品内容皆与湖州相关,体现了西泠印社一直倡导的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创作理念。其中包括以“人生只合住湖州”为题的篆刻作品、篆书条幅自作诗《咏溪龙白茶》、行书条幅自作诗《咏灵峰寺竹》及两幅国画作品《水墨牡丹图》《秋月荷塘图》,皆题自作诗。
范斌:进一步传承弘扬湖州文脉
湖州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美誉。作为书法的“姐妹”艺术——篆刻,湖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代吴昌硕的篆刻为印坛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在清末民初的篆刻艺术鼎盛繁荣时期是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对中国篆刻艺术的贡献和地位无人可及。他的篆刻作品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瑰宝。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句来自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最宜人环境的溢美之词,为吴昌硕所喜爱,屡屡不厌刻之,也正成为当下湖州奋力践行“两山”理念的真实写照。所以这次湖州市西泠印社湖州籍社员主题展,是一次对湖州文脉的传承弘扬和挖掘利用,为发扬传统文化和坚持绿色发展增添浓厚的一笔。
柳晓康:尺幅之间,笔墨之美,畅意抒怀
湖州籍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由湖州市委宣传部和西泠印社联合主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策划,于今年四月份在湖州美术馆首展,然后到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巡展,现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遁庵和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
展览以元朝戴表元的诗《湖州》里的一句,也是吴昌硕也刻过的“人生只合住湖州”,来做这个展览的标题。作为整个展览的总策划,我认为此次展览亮点颇多,参展内容有吴昌硕、沈尹默、诸乐三、谭建丞等艺术先辈的作品,以及我们湖州籍老中青三代社员的作品,其中有搞创作的,有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有研究古典诗词的、有研究学术的,参展作品涵盖书法、篆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尺幅之间,笔墨之美,畅意抒怀。
姚伟荣:肩负使命担当展现湖州韵味
展览以“人生只合住湖州”为题,作为湖州人,我要把湖州韵味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展览中的其中一幅作品“灵山安澜图”,我以古琴的形式来表现家乡的意境。“吴兴山川图”长卷,我把湖州的历史景致,从太湖边到湖州城南的道场山等,全部体现于画面之中。历来文人墨客描述湖州有“三清”——清丽、清远、清空,我便以此为题刻了三枚印章,来表达我对家乡湖州的热爱、思念之情。
西泠印社作为“天下之社”“名家之社”“博雅之社”,多年来一直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普及与推广,作为西泠印社社员更应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我想努力提高自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徐清:咏叹家乡山水展现西泠情怀
年,西泠印社力推入社申请新标准,倡举印学及相关学术研究,同年我有幸成为新社员。我与印社的渊源始于年,因随陈振濂老师读博,得缘参与编撰《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
此次幸蒙家乡友朋同道的邀约、参加“人生只合住湖州”展览,书写作品的内容一方面取自于咏叹家乡山水、人文的经典诗赋篇章,如赵孟《吴兴赋》《重游弁山》等,也有自撰联句“钦若嘉业泽披四表,敬承思溪圆觉众生”(南宋湖州《思溪藏》、近代“嘉业堂”堪称中国历史上古籍收藏、传播之典范);另一方面也关涉到西泠印社的史事、人物,源自于我在接触印社史料、探究沙孟海学术思想时的真切感受,如对联“天惊地怪开新派,穆行清风见道心”即是沙老为安吉吴缶翁所撰,两任社长高山仰止、风范长存。
钱伟强:乡思缱绻绍述继志
举办“人生只合住湖州”湖籍西泠印社社员展是湖州艺文史上一件重要的事,它体现了湖州文脉的传承,正如我在展序中提到的我们“心所常系念者莫不在西塞白鹭之间,而道之所从来者又岂离乎颜苏赵吴之会”,这次展览既表达了我们“乡思缱绻”之情,又昭显了我们“绍述继志”的用意。
我本次展览的作品,内容上皆采用了和湖州相关的自作诗文,书法以篆、隶形式为主,篆刻以汉印风格为基础,兼取了一些明清流派印风,并以篇幅较长的边款阐明主题,体现了本人“以学养书”“抗心希古”的艺术追求。但与同展各位名家相比作品尚显稚弱,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