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盆栽|掌心上的植物世界
你见过手掌大小的树么?
藤萝、枫树、雪松......这些本该庞大壮观的树木,在日本的豆盆栽中仿佛吃了变小丸,都缩小到盈寸之间。
日本向来以“小而美”著称。大概是因为日本的国土面积小,日本人似乎也很偏爱小巧精致的东西。大千世界的花草树木,变成这样小巧的微缩景观,总让人心生怜爱。
“豆”在日本有“小”的意思,因此他们将微型盆栽景观称为“豆盆栽”。
豆盆栽起源于江户时代,最初是作为日本人偶的装饰器物,配合小小人偶花下树下的美丽姿态。
这些豆盆栽,大一些的高度连带盆在10厘米左右,而小的连硬币大小都没有。真的就和豆子有的一比。
盆栽家们将一些原本高大的木本植物,培养成“长不大”的迷你形态。需要控制植物的生长,在植株的造型上也需要用铁丝等工具对其进行人为的干预,甚至是破坏使其再生。倒是和我国古代培育病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盆栽和园林一般,都讲究“造景”。
不是简单的种树,一个好的微型景观是靠“养”出来的。要培养一个豆盆栽,主体部分的植被要从种子、幼苗和插枝中培育素材。最初是在一个花盆里一起培育几十株,长大到一定程度要一棵棵分到器皿里继续养。
除了树木之外,豆盆栽往往还会搭配山石、苔藓等元素。好的豆盆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一边强制塑形培养出意象来,一边让盆栽中的各种元素一体化。
以观赏为主的盆栽,主要分为赏花,赏叶,赏果三种。赏花树木往往会选樱花、紫藤;赏叶则有、枫树、松柏等;赏果又有金桔、南天竹一类。万般风雅,皆在掌中。
日本人通过一个小小的盆景感受四季。梅兰竹菊松都能移到桌上,移到手中。
因为人为的手段强制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这些豆盆栽的养护也是格外的麻烦。施肥、修剪、摘心、保暖防冻更是繁琐。因此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上班族还是不要轻易入手。
想起去年在书店看到一本讲日本微景观的书籍,谈到冬天的豆盆栽养护,有句话至今记忆深刻:“冬日植物的萧条,都是为了春天开花在积蓄力量,因此更要好好对待。”
除了豆盆栽,万事万物,皆有此理。
这样的盆栽,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