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 苏州博物馆
在明代,亲王、官宦的墓葬中,流行陪葬成套的明器家具,苏州王锡爵夫妇合葬墓、山东鲁荒王朱檀墓、上海潘允徵墓等明代墓葬中,均有类似明器家具出土。
明清时期苏州的工艺在皇家得到了极大推崇,宫殿里铺着苏州的“金砖”,用的是明式家具,墙上挂的是“吴门”绘画,而皇室里的服饰、床饰用具是苏州的苏绣、缂丝、宋锦等等,另外宫内的一些玉雕作品,很多也出自苏州,可以说没有苏州工艺就没有紫禁城的一个皇室生活。
苏州园林
苏州博物馆亮相《国家宝藏》第三季,而这座余年历史的苏州园林,包含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和苏州博物馆新馆)。
年余前,文徵明在拙政园种下了一株紫藤;余年后,“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在85岁时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也在新馆嫁接了一棵从文衡山先生手值藤。
只有走进苏州古典园林,才能真正进入到古姑苏。因此贝聿铭说,此举是为了要传承苏州的文脉,也是给苏博新馆赋予了灵魂。
●
《真珠舍利宝幢》:
被焚烧11次幸免于难
宋代《真珠舍利宝幢》高.6厘米
年4月12日,三名苏州少年在瑞光塔中玩耍,无意间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打开之后发现一个洞穴,一座尘封千年的宝库就是现世。
《真珠舍利宝幢》的出土于瑞光塔第3层塔心,佛塔里称为天宫。瑞光塔始建于公元年,千余年间,被战火焚烧过11次,《真珠舍利宝幢》幸免于战火。
《真珠舍利宝幢》内物分布
内木函第二节“方允升妻孙氏十娘”
宝幢现世时,外观是一个外木函,打开后还有四面为四大天王的内木函,一共分为5节,在第2节上刻有“方允升妻孙氏十娘”。而内木函上的画像很像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风格,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打开内木函才是《真珠舍利宝幢》,宝幢中间是一个经幢,里面有经咒图和葫芦形琉璃瓶,舍利子就放在琉璃瓶中。经咒图上有已有12个图形,说明了那个时代12星座就已传入了中国。
《真珠舍利宝幢》须弥座
《真珠舍利宝幢》通高.6厘米,综合了木雕、串珠、金银丝编织等多项工艺,造型优美,选材珍贵,技艺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是千年苏州各种工艺门类的集大成者。
宝幢底座是用上好楠木制成的须弥座,是佛教中常用的底座形式,整个须弥座上有16个堆漆工艺制成的供养人形象,其中银狮子用到了錾、凿、雕的工艺,并且附有金银丝、珍珠装饰等诸多花纹。
九头龙
须弥座上是须弥海和须弥山,其中九头龙是用鎏金银丝编制完成,龙脊、龙皮用鎏金粗丝,而龙鳞、爪是用极细的三股合成的鎏金银丝制作。
截金工艺
另外还有大量的描金、截金工艺。截金工艺是将金箔打成薄片,用锋利的竹片刀切成一条条如细丝一样的细线,再用胶一点一点的粘上去。使得宝幢看起来极为华丽。
串珠工艺
串珠工艺对整件宝幢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塔刹和幢殿部分用到了珍珠、珊瑚和玛瑙等宝石材料,而整座宝幢共有超过4万颗的天然小珍珠。
蒋欣出演的前世传奇
“都勾当”在唐宋时期的佛教题记中,指的是负责建塔、造幢、塑像等事务的主管。有专家推测,方允升很可能是制作这件《真珠舍利宝幢》的负责人,前世传奇故事的也由此产生。
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姑苏城里,宝幢由苏州百姓一点点供养,由方允升和家人日夜守护。然而董县令派人上来索要宝幢,想要占为己有。当派人抓方允升用假宝幢换真宝幢时,方允升让妻子孙十娘(蒋欣饰演)将其藏好。
孙十娘击鼓民怨,想要用自己换夫君出狱的同时,瑞光塔外聚集的百姓,把宝幢封进了塔心后,到县衙解救夫妻二人。往后宝幢就日夜守着姑苏城,永世平安。
瑞光塔同时出土的文物
20世纪70年代,考古人员在瑞光塔内发现的文物,是《真珠舍利宝幢》在内的一批晚唐、五代和北宋时期的佛教文物,其中宋代天禧元年题记的印本《妙法莲华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经刻本。
未文物保存考虑,目前我们在苏州博物馆内看到的《真珠舍利宝幢》,是70年代21位苏州的能工巧匠1:1复制的。苏州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黄丽虹就曾参与其中木刻的制作,当时《真珠舍利宝幢》其实是有损坏的,人物胳膊少了、兵器没有了、腿断了。经过年的风化,当时采用什么木料、材质,也并不是很清楚。她回忆,只有考察周围不同庙宇,通过寺内师傅和工艺师的经验,才想到了办法。
而苏州之所能诞生和传承精湛的工艺,离不开当时大运河给苏州带来的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如今全国工艺美术分为11个大类,苏州全部都有,其中很多冠以“苏”字的名号。
●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真正活着的国宝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拙政园是王献臣解官回乡后,邀请文徵明一起来设计的。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以“拙政”一词,借园林之名,表达自己寄情田园的心境。
唐伯虎题“卧虬堂”
每到仲春时节,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就会一起到这里来吟诗作画。《文衡山先生手植藤》与余年拙政园同龄,是文徵明当年亲手种下。唐伯虎当时题字“卧虬堂”,是指这颗紫藤树像盘曲的虬龙,说明当时文人遁世隐逸的感觉。
这株紫藤见证了拙政园的起落沉浮、沧桑巨变,依然生机勃勃、亭亭如盖。而文徵明为什么要选择紫藤呢?
郭晓冬饰演文徵明
前世传奇这么解答的:
在明嘉靖年间,文徵明辞官回乡,好友唐伯虎、祝枝山相继离世,名满天下的吴中四才子独剩文徵明一人。王献臣的拙政园正式建成,邀他做客。郭晓冬饰演的文徵明,在宴会上避开他人,一人在“卧虬堂”里故地重游,忽然回到了过去。
那时还未去京城的文徵明,经常和王献臣、唐伯虎、祝枝山在此集会,这次四人以“簪花”为题,在刚建起的小飞虹前作诗文。而文徵明的诗词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不顾好友劝解,就想去京城试试。而好友只好相送一只紫藤花,让其知道“曲中求直、直中求曲之道”。
意识回来后,王献臣的孙女王枝如拿着的紫藤,被文徵明种下,希望以紫藤坚韧之躯,代表吴门文人的风骨。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与苏州博物馆的位置分布
紫藤是在拙政园的宅院内,后来紫藤所在的位置成为了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而如今忠王府又隶属于苏州博物馆,因此紫藤也成为了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之间的一个节点。
如今“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已是苏州博物馆的明星文物,自年开始,博物馆都会限量发售盒文藤种子。
这株紫藤集名园、名人、名木于一身,其次它是一件历史见证物,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紫藤一直存活了下来,见证了拙政园余年的荣辱兴衰。
●
《微缩明式家具》:
一桌一椅,才是家
《微缩明式家具》
《微缩明式家具》,于年出土明代内阁首辅王锡爵夫妇合葬墓内,这套文物包括四出头官帽椅、夹头榫的桌案、小木盆架、拔步床、灵芝头云纹衣架等。
这套是典型的明式家具的标准器,不管之后明式家具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明式家具一般是指明代至清代早期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等硬木为主要用材的家具,因苏州为明式家具的主要发源地,人们公认苏州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
明式家具也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微缩明式家具》中小巧精致的名气家具模型,将明式家具简约大方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邓婕饰演王锡爵夫人朱氏
前世传奇的故事便是由王锡爵夫妇为背景,万历22年,西边的宁夏叛乱才平定,东边抗倭援朝也打了快一年,又有河南水患,国库都快被掏空了,让首辅王锡爵焦头烂额。
邓婕饰演的王锡爵夫人朱氏,正清点弟弟从苏州老家运到京城的家具物件。与衣架、脸盆架、木床、木桌配套的官帽椅,因缺了腿被弟弟扔了,朱氏让弟弟马上找回,因为不管如何这套桌子就得配这把椅子。而千里迢迢运输过来,是因为有它们才有家的样子,心里才安稳。
这一桌一椅之间,让她想到了替王锡爵解决河南水患的办法。元旦朝贺后见太后时,碰到不受首辅王锡爵恭维的郑贵妃。朱氏以男人如桌子,装着公文和天下;女人如椅子,守着一张桌子的道理表示,椅子就有不少把,为君分忧,才能成为最称心的只有一把。以此让郑贵妃提出,主动劝官家出钱赈灾,为君分忧。后在王锡爵号召的捐款下,皇上和郑贵妃开了私库。
《微缩明式家具》
明清家具来源明代郑和下西洋,以换了同等重量的南洋硬木,作为压舱物回到了太仓的刘家港。硬木结合苏州本身的工艺,就诞生了苏式家具。
椅子设计和身体有关,椅腿的高度和人的小腿长度几乎差不多,椅子宽度和深度也经过千百年来不断调整,是工匠的经验总结。对普通人来说,也一个休息的坐具,但对文人、士大夫来说,也有精神追求的意味。
而家具作为住宅中轴线的延伸,把整个住宅都串起来了。
网师园的殿春?
因为一套明代家具,也诞生了园林出口的合作事项。上世纪70年代,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位董事阿斯特夫人,有一套明代家具捐给博物馆,想要以中式庭院来展陈。
当时园林学家陈从周说,明代家具就应摆放在明代的房子里而网师园的殿春?是衬托明代家具最佳背景,于是年,以殿春?为蓝本的明轩,正式在美国你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对外输出的园林。之后40年来,大约有余座中国园林出口到海外,影响极大。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
苏州是我国最早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古典园林就如同一架覆盖着整座古城的紫藤,缠缠绕绕,牵牵挂挂,孕育了江南文化的气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廊一柱、一窗一门、都凝聚独属于园林的荣耀。
-END-
原标题:《国家宝藏
张国立:3季首现真正活着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