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每个人都面临一堂人生大课在这个课堂中有国事、家事、天下之事有社情、民情、人间真情有你、有我、有大家疫情之下哪些生命教育渗透其中?李永精台北临床心理师公会监事带给孩子的生命教育包括:学习正确洗手、戴口罩、使用消毒液等自我防护措施;懂得珍视生命,感受生命的脆弱;思考活着与死亡的相关议题;从认知疾病开始,探索生、老、病、死的生命课题。学校如何上好生命教育课?桂林厦门一中德育处主任助理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校可根据年龄选择相应的教育形式。例如: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生理学知识,可通过科教节目或纪录片进行引导。2.用学科资源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例如:初中课本中的《再塑生命的人》《紫藤萝瀑布》《伟大的悲剧》《猫》等课文可以给予初中生关于生命意义的启迪。3.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生命教育。例如:观看热点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观看—思考—观点输出”的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家庭成员间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会相互影响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体悟生命?李永精台北临床心理师公会监事安排有关生命议题的学习课程,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有规律地生活作息;与孩子一起练习处理不同情绪,寻找合适的宣泄方式。防抗疫情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环卫工人媒体记者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孩子如何学习和传承榜样的力量?桂林厦门一中德育处主任助理1.告诉孩子更多榜样的案例。例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基层志愿者、快递小哥等,每个人都在扎扎实实为国家而奋战。2.让孩子知道抗疫先锋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生活中与平凡又伟大的个体进行亲身接触,其效果远大于课本或视频中得到的教育。3.让孩子认识到每一个普通人也是英雄。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宅家抗疫,孩子们本身也参与其中,这样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等概念的理解。经此一“疫”直观感受责任和奉献深刻理解勇气和担当孩子们以后的路必将走得更加从容更有底气唯有如此,教育才能达到该有的意义;唯有如此,青少年才能感受到社会有大爱;他们也才能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从而将疫情中所受的教育回馈于社会。★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直航》栏目撰稿:叶嘉莹编辑:陈锦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