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金树权、周金波等人论文《5种沉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环境科学,),内容有调整
沉水植物是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改善河湖水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可分为3个层面:
①自身净化作用。沉水植物通过根茎叶直接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N、P营养物质,并分泌一定的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生长。
②生境改善作用。沉水植物可有效增加水体DO含量,促进生物和非生物悬浮物质沉淀,抑制沉积物再悬浮,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
③生物载体作用。为其他水生动物提供生存栖息场地,营造优质的微生物生存载体,通过微生物净化实现水环境的综合改善。
一般来讲,①即代表沉水植物对N、P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②③可一并归为间接增效作用。
那么,这两种作用,各自对水质净化的贡献是多少?哪种作用才是沉水植物净化功能的主导?本文章即对此作了阐述。
一、实验设计
野外采集原水经充分混合后放入塑料桶内至50cm处,选用生长良好的5种沉水植物成熟植株(苦草、轮叶黒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统一修剪至株高25cm,清洗干净后种植在塑料桶内,各桶内初始种植50g。为明确沉水植物的植株N、P吸收率占水质N、P去除率的比例,实验中不采用底泥进行栽培,采用陶瓷环和海绵固定沉水植物。5种植物各设3个重复,另设3个空白对照。
二、实验结果
结果1:不同沉水植物生物量变化
经过近两个月生长,各沉水植物平均株高由25cm增高至50~80cm,其中苦草平均增加最多,微齿眼子菜增加最少。
不同沉水植物试验前后净增生物量变化大小顺序为: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2:沉水植物N、P直接吸收与增效作用对比
本研究将水质N、P去除率分为直接吸收、间接增效和其他作用3部分贡献率。直接吸收贡献率通过计算植物N、P净吸收量获得;其他作用指不种植沉水植物条件下水体具备的自净能力;增效作用指通过沉水植物吸附、改善生境提高微生物转化能力而产生的净化作用。
由结果可知,5种沉水植物对水体TN、TP的去除率范围为63%~83%、50%~70%,去除能力排序为:轮叶黒藻>金鱼藻>苦草>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
5种沉水植物对N、P的直接吸收作用贡献分别为:1.5%~13.3%、2.2%~13.2%;扣除水体自净能力后,沉水植物的间接增效作用贡献率分别为:22%~30%、10%~20%,表明间接增效作用是沉水植物净化功能的主导。
/THE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链接
?技术干货
常见39种挺水植物净化能力对比
?水生态资料集锦(附下载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