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完成ldquo环月旅行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50.html

  随嫦娥五号一同完成历时22天21个小时、行程超76万公里“环月旅行”的航聚香丝苗稻种,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温室大棚完成“安家”、育苗后,本月底有望移出温室栽入田间,并在6月底迎来收割,随后进行第二个世代播种。
  温室大棚中长势喜人的嫩苗(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去年12月17日,这批稻种搭乘嫦娥五号“探月”归来。此次“星际穿越”是继年4月新一代载人飞船空间搭载试验后,育种中心参与的又一次空间科学重要科研活动。


  航聚香丝苗何以成为最终“幸运儿”?


  “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性状,其次要满足国家对未来粮食生产的要求。”育种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通过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在全国定向征集、专家评审和航天科学家地面试验等极其严谨的选拔,航聚香丝苗脱颖而出。


  航聚香丝苗稻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悉,航聚香丝苗是名副其实的“航二代”,“父母”都是航天诱变的品种。郭涛告诉记者,亲本之一的“华航31号”是利用空间诱变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出的超级稻,其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耐肥抗倒、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另一个亲本则是“航恢”。“通过杂交,航聚香丝苗继承了双方的优良基因,携带了包括香味基因在内的20个有利基因,具备消费者比较倾向的选择,未来会具有很高市场价值。”


  作为农业“芯片”,种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将近千亿,但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过度依赖“洋种子”,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亟需攻克。


  航空育种是生物育种和空天科技的结合。早在年,中国就已展开了对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目前,航天育种应用十分广泛。“我们中心以水稻为优势,中国农科院的小麦育种、黑龙江农科院的园艺育种等也做出了突出成绩。可以说,中国航天育种事业已经位于世界前列。”郭涛认为,攻克我国农业种源的“卡脖子”问题,需要解决原创性育种技术和优良的基因源难题,这也是进行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原因。


  “脱离地球环境后,太空中的高真空、微重力、弱磁场、复杂辐射等特殊环境,诱导种子产生遗传变异,从而获得新的性状。”这次是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育种中心借此将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丰富我国种子遗传资源,为种子安全、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中心将通过水稻种子深入了解模式生物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为探索生命起源、物种进化和宇航生物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郭涛表示,按照航天育种的一般规律,新品种的培育过程需要两年时间,再进一步优化可能需要3-5年时间。初步估计培育品种产量会提高10%-15%,品质再提高一个等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陈瑶文字张寒设计)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对木里矿区问题,总书记为何强调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这个*协委员说,国内外投资界有一个强烈共识中央纪委印发《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只需打一针!中国首个单剂新冠疫苗来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