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ivk_sa=1023231z岁月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又带走了什么呢?
在这个日益喧哗和浮躁的红尘中,
我们往往轻易地就选择了遗忘:
将那些萦绕着童年欢悦的炊烟,
以及淳朴的笑容和充满睿智的叮咛,
都湮没在慵懒的时光里。
假如真是这样,或许有一天,
我们会蓦然发现,
自己的灵*之根竟不知该扎往何处。
因为我们已经遗忘了太多本真的记忆。
“醉红张格庄”将陆续推出以“中国传统记忆”为主题的《图说张格庄之老物件》等版块,以期将更多传统文化的印记重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你在愉快的阅读中,能够寻找回更多淳朴与本真的景象,然后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面对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蒲团
蒲团,是以蒲草或玉米苞衣编织而成的圆形扁平坐具。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编织蒲团了。只不过在最初,蒲团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至于蒲团何时由寺院而流入百姓之家,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种坐具团已无法考证,但想来也绝不会滞后多久。
南方的蒲团,多以蒲草编织而成。蒲团的颜色,透着蒲草成熟的气息,浅*中夹杂着尚未隐逝的绿意,手感也极为柔软。
而北方的蒲团,多是以玉米苞衣编织的,色泽*里透白,手感较为硬实;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蒲团都曾是老年人最钟爱的坐具之一。因为老年人喜欢盘腿而坐,蒲团轻便柔软,随身携带,找一处荫凉席地而坐,即可唠嗑或做针线活儿。
灶台之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盘坐在蒲团上,一只手拉着风箱,一只手往灶膛里递送着柴草。从灶膛里迸发出的火焰,深深地嵌入她脸上那一道道历经沧桑的皱纹里。这一幅画面,不就是对过去农家老年妇女的生动写照吗?
因此,编织蒲团多为农家老年妇女的事情。秋天,当玉米收获之后,老年妇女的营生一般就是在院子里剥玉米。她们在剥玉米的同时,会特别留意起手底下的玉米苞衣来。编织蒲团所用的玉米苞衣是有严格标准的。最外那层硬邦邦的不合格,有虫眼的被淘汰,长度不够的遭拒绝。如此一来,她们一天仅能采集小半篮玉米苞衣。直到院子里那一堆像小山丘似的玉米棒子被剥完,她们才备足编蒲团的原料。
她们在编织之前,首先将挑选的玉米苞衣泡软晒干,然后把玉米苞衣皮拧成两股绳,先打一个结。这个结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马莲座”。接下来,就沿着“马莲座”向前来回拧,拧一会儿,加一股,继续拧,不断加股。
在老人们的手中,那些横七竖八的玉米苞衣,立时变成一朵朵妙曼的花儿镶嵌在那儿。老人在编织蒲团的时候每一股都极为认真细致,不容有一丝闪失。她们仿佛在编织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将这个秋天所有的芳香都编入每一股玉米苞皮里。不消三两天,一个直径一米,厚三指左右的蒲团便诞生了。
孩子们对蒲团的温情记忆,大都源于自己的祖母或外婆。夏夜,孩子们喜欢跟着老人到街头上的那排老梧桐树下乘凉。一到这个时候,整个村庄便弥漫着野蒿的苦味和庄稼的芳香了。
坐在玉米苞衣编织的大蒲团上,半躺半坐地依偎在老人身旁,眼望着夜幕中闪烁的星星,听老人讲述那些神奇的故事,而后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一个小小的蒲团,承载着太多的怀念与记忆。人们怀念蒲团,或许是为了缅怀那些已逝的长者,以及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