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古而变,取洋而化任伯年受了谁的影响又影 [复制链接]

1#

在近代中国绘画发展的进程中,任伯年是别开生面的一位人物。薛永年先生曾评价任伯年“学古而变,取洋而化”,认为他能敏锐地洞察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用长舍短地寻求有新意的艺术语言。这与近年来国家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宜,同样强调以辩证的态度回看传统、以积极的思想推动当下,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日前,“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南昌站)”在江西南昌开展。展览共展出50件(29套)作品,其中任伯年作品16套,相关12位艺术家作品13套,还特别吸收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朱耷等人的代表作品。

任颐(—),初名润,字伯年,小名任和尚,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末著名画家。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与任熊、任薰并称“海上三任”。任伯年在国内享誉高赞,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的艺术大师之一,其绘画技法全面,涵盖人物、花鸟,山水等。

任伯年是推动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传统艺术,任伯年深受前贤滋养,八大山人也是对任伯年笔墨造诣颇有影响的明清画家之一,他从八大山人处领会到了“悬腕中锋”的绘画技巧。此次任伯年专题展走进八大山人纪念馆,也是两位艺术大师作品穿越多年的直接对话。

对现代画坛,任伯年秉承辩证创新的精神,在研习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中的素描、水彩技法,再加之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用长舍短地寻求有新意的艺术语言。他不断在绘画中进行多种笔法、构图、用色、结构上的创新试验,这些有益的成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画坛风气,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变革产生了一定影响。近现代画家如吴昌硕、王一亭以及倪田、王梦白、陈半丁等人,皆在学艺阶段或受教于任氏,或临习任氏作品揣摩笔墨技法。

本次展览将任伯年置于历史语境中,通过“艺法古今”“韵胜恒蹊”和“润泽百年”三个篇章,展示任伯年处在中国绘画一重要融合转变时期的艺术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现了八大山人对海派绘画艺术的深刻影响。

第一篇章艺法古今

在任伯年的成长与成名阶段,前贤和师友的滋养不可或缺。其画中既有师法白阳(陈淳)、辄仿新罗(华喦)的跋文,得老莲(陈洪绶)画法、撷南田(恽寿平)笔意的踪迹,也有对任熊的雅俗共赏、任薰的奇躯伟貌等特点的切磋学习,更毋提任氏曾有“小楼”署款以示其对费晓楼(费丹旭)秀逸雅致的仕女画风的仰慕。如其言,幸运的是多交益友。

展览的第一篇章梳理了数位对任伯年的艺术趣味与笔法造诣卓有影响的明清画家作品,来展现任伯年如何从古今艺术中汲取养分,其中还包括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两件朱耷作品,以展示任伯年中年后磊落爽利画风形成的源头之一。

特别展示的民间肖像画和珍藏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图书馆的土山湾画馆图画范本,是本篇章引导观者思考任伯年绘画中传统技艺与西洋艺术影响的另一视角。

明陈淳《白芙蓉》轴纸本水墨

50.7×27.3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费丹旭《红妆素裹图》轴绢本设色

×33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华嵒《牧牛图》轴纸本设色

.5×45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熊《狗》轴纸本水墨

64×32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朱耷《双鹊大石图轴》纸本

×49cm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清朱耷《焦石芙蓉图轴》纸本水墨

×45cm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第二篇章韵胜恒蹊

任伯年《山水》跋文中,有时人对任伯年的评价:“落墨高超,脱尽恒蹊,一以韵胜,非时史所能骤企。”可见,任伯年的艺术造诣能够时为巨擘,在于其学法不泥法,以气韵、气象别辟畦径。具体而言,一则在用笔、构图、造型上大胆求变,不计工拙,性至笔随;二则重视写生、师法造化,落笔重灵隽、韵致。为晚清摹习为主的画坛带来了鲜活气息,更开近代中国画之新篇。

其人物多求传神,工写结合,远视神态丰采毕露,近观线条率性奔逸。本篇章人物部分展示的《以诚小像》,以寥寥数笔勾画出人物轮廓,酣畅淋漓的墨气表达出人物蓬松的毛皮衣领;所绘《米癫拜石》姿态夸张,人物瞥向画外,得其神髓,又洗发新趣。

其花鸟多以没骨法分点面目、焦墨钩骨,生态尽得。花鸟部分所展示的梅花、牡丹、月季、兰花、菊花、枇杷、茶花、鹦鹉、麻雀、八哥、蜡嘴雀、鹭鸶、乌鸡、太平鸟等,多为任氏悉心观察生活所捕捉到的生动姿态,画面动静相生之余,也反映出他对生机盎然的自然世界的由衷热爱。

清任伯年《以诚小像》轴纸本设色

×4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米癫拜石图》轴纸本设色

.5×4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米癫拜石》纨扇绢本设色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钟馗图》轴纸本设色

×64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无量寿佛》镜心纸本设色

24×22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牧童攻读图》轴纸本设色

×57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卖肉图》轴纸本设色

×33.3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人物花鸟》画扇册之二纸本设色

29×58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富贵平安图》轴纸本设色

93.2×39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紫藤八哥》轴纸本设色

.5×78.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双鹅》轴纸本设色

×54.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任伯年《花鸟四条屏》之四鹭鸶水草

纸本设色×46.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第三篇章润泽百年

本篇章以一组任伯年画稿为开端,旨在引出任伯年对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的影响。在这套画稿中,有与吴昌硕往来甚多的日本汉学家长尾甲之印(石隐眼福),有任伯年弟子王一亭的题跋。

吴昌硕、王一亭以及倪田、王梦白、陈半丁等人,在学艺阶段或受教于任氏,或临习任氏作品揣摩笔墨技法。如吴昌硕受其点拨以书入画成为海派另一代表,倪田学其人物造型以开任氏一派。这其中,尤以徐悲鸿对任伯年艺术的推崇在新中国画运动中意义深远。在徐氏所提倡的现实主义中国画改良理念中,他将任伯年融汇写实与写意、传统与创新的艺术探索作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一种有益参照,在其个人画作《三鸡图》以及徐氏传派乃至年之后的北平艺专中国画教学中皆能看到这种传承意味。

清任伯年《画稿》册页二共八开(展出二开)

纸本水墨22×21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霞《风尘三侠图》轴纸本设色

×40.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清吴昌硕《荷花图》

纸本设色×60cm

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徐悲鸿《三鸡图》轴纸本设色

84×50.5cm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伯年的艺术成就,对开辟中国画的新道路具有正面的意义。任伯年这种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传统,以积极的思想创新艺术,正是当下中国画坛所需要的。此次展览的举办,希望能够使画坛进一步思考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使观众进一步了解在中国近代处在变革中的艺术家的作品,体会中国水墨、设色绘画之美,学习在时代中的中国绘画的发展变化。

来源:美术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