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药动向l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及法米替 [复制链接]

1#

近些年来,素食很流行,但是,素食者反转吃肉也很流行。我们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一些素食网红由于长期纯素饮食,导致身体变差,出现贫血、停经、肠胃感染、脂肪肝、肌肉萎缩等症状,然后开始偷偷吃肉。为啥会这样呢?

确确实实,在现代社会有相当多的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这主要是由于很多研究将吃肉特别是红肉与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癌症发病率联系在一起。红肉被特别标注为不健康食物,有人甚至将肉类列为健康和环境相关的全球危机体系的驱动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到底还能不能好好地吃肉了?

当代反对吃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营养、环境和伦理方面。我们主要希望从营养方面,讨论严格的肉类限制或回避以及这种饮食限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我们认为,有关红肉对健康有害的说法不仅从我们的进化史来看不可能,而且远远没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最近,《食品科学与营养评论》(CriticalReviewsinFoodScienceandNutrition)杂志上发表的“膳食指南应该建议低红肉摄入量吗?”的科学论文对此进行了讨论。他们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下面将文章的一些主要观点分享给大家。

肉类一直是世界各地人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百万年来,肉类一直是世界各地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表明,万年前,古人类就用石器屠杀动物。从生物学上讲,人类已经适应了包括肉类在内的饮食。

我们在生物学上已经适应了含有大量肉类的饮食,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能证明低肉饮食不健康。然而,几乎所有物种,当它们的饮食与它们所适应的饮食大致相似时,它们的健康状况会最好。人类理论上也不例外。

然而,主流营养往往将肉类描绘为一种健康灾难,认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豆类和维生素B12补充剂所取代。此外,大量国际和同行评议的科学数据也成为很多人反对肉食的依据。各种学术文献中反复指出,高肉类摄入量与高死亡率、心脏代谢疾病、多种类型的癌症和肠道疾病有关。年1月16日,《柳叶刀》正式表达了将饮食转变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愿望,建议减少肉类的摄入量,他们认为更严格的素食饮食甚至纯素食饮食是更有益的选择。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些数据大部分来自营养流行病学领域内的观察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分析分析。

关于肉类摄入与慢性疾病的证据评估

观察性研究的证据需要谨慎解释

尽管流行病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具有很多优势,但在过去几十年里,营养学领域积累了大量通常不可靠和夸大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对这些发现的解释往往被媒体夸大宣传并影响了我们的营养指南。

首先,关于肉类摄入的数据是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获得的,从食物频率问卷中获得的关于饮食的数据应该被谨慎地解释,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记忆偏差,它们可能是有问题和不那么准确的。

其次,饮食很难从其它生活方式因素中独立出来。研究表明,肉类饮食的人通常也伴随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酒、吸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吃肉和疾病之间的关联似乎也存在差异,在北美,吃肉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往往高于欧洲或亚洲的研究。比如,韩国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甚至表明,红肉摄入量与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女性癌症死亡率的降低有关。同样地,如果从荟萃分析中剔除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研究,素食饮食与心血管健康的有益联系要么不那么明显,要么不存在,这表明这可能是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是低肉类摄入本身。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对世界各地的饮食建议有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相对风险率一般较低,远低于2。相对风险率是指一个群体暴露在一定风险下与未暴露在该风险下某事件发生概率的比值。鉴于大量的假阳性发现以及由于上述问题导致的数据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偏差,在营养学以外的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中,这么低的相对风险率不能单独视为强有力的证据。相对风险率低于2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应通过其它手段进行验证,比如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例如,吃肉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联,相对风险率1.2,而内脏脂肪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联,相对风险率为5.9,那么,后者更值得优先考虑。

总之,目前关于减少肉类摄入的饮食建议基本上是基于相对风险率远低于2的观察性研究。从如此薄弱的关联数据中推断出吃肉的危害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将观察性研究数据纳入饮食*策的制定往往是片面和不准确的。观察性流行病学的结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往往站不住脚。营养流行病学是提出假说的一个有用工具,但在缺乏进一步证实的情况下,其结果并不能为*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基础。对于大多数观察性数据的分析,无论其复杂性如何,都只能被视为一种假设产生的依据。当结果是违反直觉的时候尤其如此,就像吃肉的情况一样,毕竟肉类一直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预研究不能明确指出有害影响

由于在大多数观察性分析中看到的高度异质性的结果以及存在其它混淆因素的可能性,我们应该谨慎解释关于肉类摄入的流行病学发现。肉类、整体饮食、人体生理和健康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当前的流行病学数据还不能证明,红肉摄入量和慢性疾病之间存在一致的因果联系。

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建立因果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常其提供的证据比观察性数据更有力。现有证据普遍表明,红肉干预不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升高,而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升高通常被认为是引发慢性疾病的潜在机制的一部分。此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吃肉不会导致心血管危险标志物的恶化。尽管在干预研究中,植物性饮食确实似乎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它们也可能提高甘油三酯水平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些现在通常被视为心血管风险的显著标记物。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得出结论,缺乏有力的证据来证实:吃肉,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与慢性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在提供饮食建议和制定膳食指南之前,对现有证据进行评级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的创始人之一曾向公众发出警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反对红肉的科学依据被夸大了,这对公众是一种伤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声称红肉可能致癌,但这一说法从未得到证实。

科学的评估不应忽视相互矛盾的数据

认为肉类是导致慢性疾病的内在原因的饮食建议,似乎往往是在对研究数据挑三拣四,而忽略了一些相互矛盾的数据。

一个通常被忽视的事实是,狩猎采集人群大多没有心脏代谢疾病,但是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动物性食物,平均大约三分之二,有一些人甚至超过85%。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的我们仅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约30%的热量。

另外,尽管全球肉类消费量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下降,但是像2型糖尿病这样的心脏代谢疾病却在迅速增加。虽然这一发现并不能解决因果关系的问题,但它应该会让人们对肉类是罪魁祸首这个说法提出质疑。此外,一些研究发现,肉类摄入与死亡率/发病率无关,而限制肉类摄入反而与各种负面健康结果有关。

另一个相互矛盾的例子是,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肉类中的左旋肉碱会通过形成氧化三甲胺(TMAO)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发挥潜在作用,但是这与干预研究的结果相矛盾。而且,另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鱼的摄入量可以使TMAO的水平呈数量级的增加,但是鱼的摄入却可以改善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肉类的营养价值

纵观人类历史,肉类提供了多种有价值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通常不易从植物中获得。

蛋白质

肉类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高蛋白质价值。虽然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但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含有更多种类的氨基酸。通常来说,动物蛋白的氨基酸比例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比例更接近,植物蛋白会在一些氨基酸上比较缺乏,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人体一种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高等动植物都不能自己制造维生素B12,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动物可以通过其体内的细菌合成维生素B12。所以,膳食来源主要为动物性食物。

维生素B12是唯一一种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我们人类失去了在大肠中吸收维生素B12的能力,维生素B12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的回肠部分。虽然我们大肠里的细菌也可以合成维生素B12,但是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很少,这使得人类必须依赖于食物来源的维生素B12。据推测,我们的祖先能够在失去这种能力后存活下来,就是因为他们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B12的肉类。

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遗骸显示出了多孔性骨肥厚的迹象,这通常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而这种现象在能够从肠道细菌中获得B12的黑猩猩身上几乎不存在。这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至少在更新世(年前到年前)早期,肉类对于人类正常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肉类的缺乏导致了有害的病理条件。

其它营养物质

除了维生素B12以外,肉类还可以提供维生素A、D、K以及铁、锌、硒等各种矿物质。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将植物性食物中的omega-3脂肪酸α-亚麻酸转化为生物上重要的长链omega-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能力与其它灵长类动物相比,大大减少,这使得植物不是最佳的来源。

另外,尽管在大多数营养评估中被忽视,肉类也含有各种生物活性成分,比如牛磺酸、肌酸、肌肽以及共轭亚油酸、肉碱、胆碱、辅酶Q和谷胱甘肽。这些成分可以提供重要的营养益处,例如,有助于认知功能的最佳发育。

进化使我们适应了肉食

有人可能会说,猴子和猩猩都是吃素的,它们很健康啊。其实,在进化上,我们的食物向高能量肉类的转变,导致我们的肠道与猿类相比缩短了很多,尤其是大肠。人类的肠道比例也适应于肉食,我们的小肠负责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占肠道总容积的56%,而大肠约占20%,在猿类中,这一比例正好相反。这意味着我们吸收和获取营养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吃肉以及伴随而来的消耗能量的肠道尺寸的缩短,被认为在人类大脑尺寸的增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脑和肠道竞争能量,当肠道变小时,大脑就会增大。因此,为了构建和维持一个更复杂的大脑,我们的祖先可能使用了主要存在于肉类中的成分,包括铁、锌、维生素B12和脂肪酸。尽管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许多同样的营养物质,但它们的含量较低,而且通常以人类无法轻易使用的形式存在。

因此,对营养需求高的人群特别建议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这有助于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提供充足的营养。它有助于婴儿和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育;在老年人中,足够的肉类摄入量可以预防或改善营养不良和肌少症,也可以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不吃肉会导致营养稳健性的丧失

饮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可能导致各种营养缺乏,正如一个多世纪前的糙皮病所描述的那样,这种疾病至今仍与计划性差的素食饮食有关。素食饮食的倡导者通常承认,这些饮食必须精心计划才能成功,包括定期补充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然而,现实是,许多素食饮食的人并没有努力补充这些营养,他们往往会陷入营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可能是营养不良、较差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限制。妊娠期、童年期和青春期缺乏维生素B12尤其危险。

植物性饮食的人可能缺乏的其它微量营养素,包括但不限于碘、铁、硒和锌。即使植物性饮食中含有α-亚麻酸,这也不能预防长链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缺乏,这可能会对怀孕和成长中的儿童造成严重的风险。

医学文献中大量的临床病例报告也记录了营养缺乏的风险,在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中都报道了严重的有时甚至不可逆的病理症状。不可逆的病理症状通常包括发育停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巨红细胞性贫血、视神经和其它神经疾病、嗜睡、脊髓变性、大脑萎缩等严重问题。此外,虽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从统计上看,不吃肉似乎也与饮食障碍和抑郁有关,并可能出现神经问题。

我们主要担心的是,过分地避免或减少肉类摄入可能会影响营养的传递,尤其是对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显然,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方法对健康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结构。然而,饮食限制越严格,年龄越小,这就越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