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肖杨
通讯员万琳刘敏
立夏——小满节气段,观察校园文化长廊里紫藤的茎、枝、叶,闻紫藤的气味;白露——秋分节气段,观察校园石竹林处的红枫,观测气温变化对红枫颜色,生长状态等带来的影响;惊蛰——谷雨节气段跟着老师一起选择土壤、种植芦荟、命名自己的芦荟,观察适宜环境下,芦荟的生长变化过程。10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四小学“察颜阅色”生态社团学生在刘敏老师带领下,参加课后服务活动时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在校园里闻含笑花
了解二十四节气
观察校园的植物
据悉,在课后服务时间,刘敏、毛竹君两位年轻老师将“课程”融入自然,带着不同年段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畅游,校园内的紫藤、樱花、含笑、杜鹃、红枫等植物,她们如数家珍。
学生在校园里对天门冬进行分株
例如从九月开学后的白露节气开始,观察校园石竹林处的红枫,学生每隔两天去观察红枫的叶子颜色和生长状态的变化情况,在观察中学生会根据不同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红枫不是红色的叶子吗?为什么还有绿色的叶子?红枫的杆为什么一面是绿的一面是*的呢?针对学生观察后提出的问题,老师们也耐心解答,“红枫在新叶期为红色,入夏之后逐渐变为绿色,霜后又转为红色。红枫杆的不同在于遮阳面和背阳面阳光的照射不同。”
学生边观察边做自然笔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将红枫的叶子做成标本的形式贴在自然笔记上。班的汪子凌同学完整记录了枫叶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从嫩芽到新叶,再到老叶,她细心地做成自然笔记,并感慨,“枫叶在不同环境下,颜色变化速度也不一样,而且是由红变绿,不是像普通树由绿变红。”
观察枫叶的自然笔记
汪子凌说,自己是六年级学生,平时忙于功课,参加课后服务中“察颜阅色”是她最开心的事,大家跟着老师去公园探究植物、观察公园四季色彩;跟着老师了解二十四节气,观测不同时期校园的植物,让她感受到了植物的多样性,领略了大自然独特的魅力,也学习积累了不少素材。
开设生态课程
课后服务亲近自然
“‘双减’工作是让孩子们回归快乐、健康成长。”钢城四小副校长万琳介绍,课后服务不仅让学生在教室里完成作业,更要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在感受自然中学到知识。走班课程中“察颜阅色”生态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学校周边的戴家湖公园多年前是十米高的煤灰山,如今蜕变成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公园。“察变迁之颜,阅生态之色”,学校以生态教育,传统文化为依托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开设了“察颜阅色”生态课程。
学生在青山公园认领樱花树
学生在青山公园认领樱花树
据介绍,钢城四小地处华中最大棚户改造区,学校有众多流动子女、回迁子女以及留守儿童,学校实行课后服务以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联动家长、园林工匠、民间艺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开展多元的特色课程,各年段以走班的形式开设近30项体、艺、科创特色课程,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融·和’”教育理念,聚焦‘双减’润生命,持续解决学生及家长实际困难,让学生、家长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副校长万琳表示。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