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文史中国老字号的故事
TUhjnbcbe - 2024/12/15 16:54:00

「来源:|老照片里的那些事ID:lzpgs」

怀旧经典老照片

重温昔日岁月

高贵友创办天津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元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年歇业。新中国成立后,于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杨全仁与全聚德烤鸭店

杨全仁,河北冀州市徐庄乡杨家寨村人。幼年因家贫来到北京谋生,初到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到了同治三年(年)德聚全干果铺生意一蹶不振,濒临倒闭。精明的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有了自己的铺子,该起个什么字号呢?杨全仁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商议。这位先生围着店铺转了两圈,突然站定,捻着胡子说:“啊呀,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店铺两边的两条小胡同,就像两根轿杆儿,将来盖起一座楼房,便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前程不可限量”。风水先生眼珠一转,又说:“不过,以前这间店铺甚为倒运,晦气难除。除非将其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方可踏上坦途。”一席话说得杨全仁眉开眼笑。

全聚德这个名称正合他的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他将店名号定为全聚德,又请来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在杨全仁的精心经营下,全聚德的生意蒸蒸日上。杨全仁深知要想生意兴隆,就得靠好厨师、好堂头、好掌柜。他时常到各类烤鸭铺子里去转悠,探查烤鸭的秘密,寻访烤鸭的高手。当他得知专为宫廷做御膳挂炉烤鸭的金华馆内有一位姓孙的老师傅,烤鸭技术十分高超,就千方百计与其交朋友,经常一起饮酒下棋,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孙老师傅终于被杨全仁说动,在重金礼聘下来到了全聚德。全聚德聘请了孙老师傅,等于掌握了清宫挂炉烤鸭的全部技术。孙老师傅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还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经他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逐渐成为京城又一美食品牌。

李锦裳创办李锦记招牌

李锦裳,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广东省珠海南水镇人,商人,李锦记招牌创始人。李锦裳自幼丧父,与母蔡民靠农耕为生。孤儿寡母受尽村中豪强欺凌,不得已从新会七堡迁至南水墟定居。初靠开设小食店谋生。母亲逝世后,李锦裳听从村人劝告,白天向蚝民收蚝,晚上熬制蚝油出售。南水历来以产蚝出名。蚝油是调味佳品。是南水有好几户人家靠熬制蚝油出售为生。

李锦裳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适中,加之他为人热情豪爽,人缘极好,故前来购买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门、石岐、广州、澳门亦不少客商光顾。年,李锦裳请人在店铺上书写“李锦记”招牌。自此,“李锦记”蚝油闻名遐迩,人们也渐渐叫李锦裳为“李锦记”。不料,年南水墟发生火灾,半条南水街连同李锦记蚝油庄化为灰烬。李锦裳只好携妻带子到澳门谋生,仍以经营李锦记蚝油为业,兼营小杂货。年12月,李锦裳在澳门逝世,终年60岁。其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父业,不断开辟货源,改进制作技术,发展李锦记蚝油的经营。

制作朝靴起家的内联升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年),创始人赵廷是天津武清县人。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学得一手制鞋技术,又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千两白银入股,资助赵廷开办鞋店。当时,赵廷根据北京制鞋业的状况,认为北京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决定办个朝靴店。打坐轿人的主意,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内联升”的“内”指大内即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内联升以制作朝靴起家,鞋底厚达32层。特色产品千层底鞋底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针,针码分布均匀。产品全部手工制作。内联升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都逐一登记在册,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同时,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如今,鞋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百姓,但仍坚持对畸形或有特殊需要的予以定做,并可保留其鞋的尺寸及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

赖茅酒创始人出身学徒

赖永初(-年)字锦元,贵州黄平县浪洞乡人,随父赖嘉荣来到贵阳市中华南路大南门口开设钱庄,牌名赖兴隆,兼营一些其它生意,以维持一家生计。赖永初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一边读书,一边帮助父亲守柜台,了解了许多善经营、懂管理、讲信誉、艰苦创业的道理。赖兴隆的生意均由赖永初负责,其父赖嘉荣逝世后,赖永初承担全家的生活重担。

当时的环境还是很艰苦,没有什么积累的资金,又要顾全一大家人的生计,但是,凭他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同时又和友人们代办收交,待人信任,信用昭著,业务不断拓展,积累也不断增多,先后于梧州、柳州、南宁、衡阳、汉口、广州、香港、重庆及本省安顺、遵义等地分设庄号。此外,他还和友人开办杂货、花纱布匹店,自己挑担,把贵州的土特产挑到广西,又从广西把洋布等挑回来,经常露宿于荒野之中,并利用在外地分设的庄号,一遇机会,购买杂货或花纱布匹等回贵阳出售,销售获利后再还他人之贷款。先后任贵阳大兴实业公司、贵阳同济盐号、重庆怡兴昌银号经理。他也曾参与经营三都黔昌锑矿,购买仁怀恒兴茅台酒厂酿造“赖茅”,畅销国内外。年在贵阳创办永初中学。年至年任贵阳银行总经理,年任贵州省银行总经理直至解放。解放后,曾在人大、政协、政府等部门担任多个职位。

五粮液酒----六百年窖池留新香

自古川贵多好酒,“五粮液”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之一。四川宜宾是五粮液酒的故乡,酿造五粮液酒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年以上。相传,宜宾早在汉时已盛行酿酒,唐代大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公元年)到戎州(今四川宜宾),在所写《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中,就“重碧牛青酒,轻红臂荔枝”之句。其时所产“重碧酒”和“荔枝绿”均为唐宋时期的名酒。而五粮液原名杂粮酒,据说创始于明代,至今酿造用的酒窑,乃是明代遗物。当时系仿宋代名酒荔枝绿之制法,用多种谷物配合酿制,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而成。明朝初期,四川宜宾一位姓陈的老板,创“温德羊”酒坊,潜心研究,探索出杂粮酒的配方,嫡传六代。到了清代,因陈家绝子,最后一代陈三便将“秘方”口授给徒弟赵铭盛。年赵去世前,又将“秘方”传给徒弟邓子均。邓根据其“秘方”几经调整,确定了新配方。年,宜宾县团练局长雷东垣有一天大摆家宴,席间使用杂粮酒,满堂称绝。在坐的举人杨惠泉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鄙俗。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从此,邓子均就把自己配制的杂粮酒改名为“五粮液”了。“五粮液”因此而得名。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世界各地的商品包装精美,目不暇接。上海“利川东”商行的展位前,仅陈列着一些产自长江之滨的土陶罐,土陶粗陋难看的外表令所有人嗤之以鼻。眼看着买卖难成,“利川东”商行的一名商人情急之下,打开了一个土陶罐,顷刻间香气扑鼻,参观者驻足观望,只见陶罐中玉液晶莹剔透,入口甘香绵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凡饮者赞不绝口,从此不能忘记“中国五粮液”的美名。正是这名商人的偶然举动,令五粮液名扬四海,一举夺得了巴拿马金奖,成就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国际品牌。为庆贺五粮液获得巴拿马国际金奖,“利川东”商行还特意制作了一块用彩色玻璃镶边的匾牌赠送给五粮液的传人邓子均,上书“名振华夏”。自此以后“五粮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及名酒美誉、铸造了80年金牌不倒的辉煌,不愧为神州神酒。而更神奇的是,六百多年来五粮液酒厂的明代地穴式酒窖发酵池得以不断使用,这16口明代古窖池经过几百年的连续使用和不断维护,成为我国唯一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其微生物繁衍至今从未间断,而且这16口明代古窖池五粮液一直使用至今。这是五粮液集团的瑰宝,也是一个白酒业的奇迹!

张小泉剪刀-----乾隆皇帝也心动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田汉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一首赞美诗。说的是张小泉剪刀“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手感轻松”的特点。张小泉剪刀的制作,已有多年历史,明末清初就已出名。张小泉的父亲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后在黟县城边,开了个张大隆“剪刀铺”,前店后家。张思家做事认真,他打磨的剪刀,坚韧锋利,备受人们的称赞。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下和自身不断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清兵入关时他父子俩逃到杭州,在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内,开设了“张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铸造技艺。在打制剪刀中运用了“嵌钢”工艺,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的又是浙江龙泉、云和之钢,还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生意格外兴隆。张小泉子承父业后,由于制作认真,质量上乘,加上地处清河坊一带,是杭州商业中心,故而生意兴隆,利市十倍。清康熙二年(年)为防别家冒用张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名字“张小泉”。据说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时,乔装打扮,混入香客之中,信步上山游览。正当游兴正浓,天公却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只好下山寻屋避雨,匆忙中走进一间挂着写有“祖传张小泉剪刀”字样招牌的作坊。乾隆好奇,顺手拿来一把剪刀一看,只见寒光闪烁,锋利无比,便买了一把带回宫去。他很喜欢这把剪刀,作为宫内用剪。从此,张小泉剪刀名声大作,打出“张小泉”牌号做剪刀的,最多时曾达到86家,出现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

吴裕泰茶庄-----热情书生成佳话

吴裕泰茶庄始建于年(清光绪十三年),创始人吴锡卿,安徽歙县昌溪村人。当年吴锡卿随从一位举人进京会试,出门时带了些茶叶,到了北京举人忙着应试,吴先生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逐渐也和住地周围的北京人熟悉了起来。为感谢邻居对他们的照顾,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送给了邻居。没想到,这些人喝过这些茶后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摆个地摊卖茶叶。数日后吴锡卿就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细心的吴锡卿发现在内城这满汉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举人落榜后要继续留在北京苦读,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吴先生回歙县老家替他取些银两,吴先生回到家乡,铆足了劲儿,尽其所能带回了大量的茶叶,正式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清末时,吴裕泰的创始人吴老太爷把茶栈的生意越做越大,以“吴裕泰”字号先后开设了十多家门市商号。吴老太爷在去世前,将所有产业平分成五份,分别写了五张字条,让五个儿子抓阄,谁抓到哪就分到那份产业,凑巧的是五个儿子由大到小刚好顺序抓到了“仁”、“义”、“礼”、“智”、“信”。于是四、五、六房三兄弟就商议将各自分得的商店、房屋等财产重新合并,共同居住生活,共同经营商号。。一百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就是一页纸的厚度,但对于“吴裕泰”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和追求,一百年前,北京人会说:“北新桥有家安徽人开的茶栈叫吴裕泰。”一百年后,北京人会说:“吴裕泰茶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

同仁堂药店-----官府带头打李鬼

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不晚于年。同仁堂的创办人姓乐,是浙江宁波人,祖上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来到北京,几代人都是以行医卖药为业。到了清初,乐家的医院,当过吏目。他立志提高中药的质量,于是就在前门外打磨厂开办了一家制药作坊,后来又将“乐家老铺”改名“同仁堂”。乐尊育的儿子乐梧岗在康熙十四年乡试落第,于是继承父业在大栅栏开办同仁堂药店。同仁堂前边是店,后边是作坊,自制自卖。由于同仁堂一向注重药材的质量,信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承诺,同仁堂的中成药在市面上一向声誉很高。从清雍正元年开始,同仁堂就开始专门为清宫御药房提供中药了,连皇帝、后妃吃的药也是同仁堂制作的,这样同仁堂就从经费上获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有时清宫一次拨给同仁堂的经费就够用上几年的。同仁堂多次为宫内办药,医院奏明皇帝,再下圣旨到全国各地,命令各地将上好的药材上贡送到北京。同仁堂还常常打着朝廷的旗号到处收购上等药材,使其他药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同仁堂的名气大,外地的一些商人也将自家药店改名“同仁堂”,为此在咸丰、同治年间,官府特地下告示,声称对冒同仁堂之名开办药店者一律治罪。也确实有药店因此事被查封,店主被游街示众三天。在没有经济法的旧时代,官府为一家商店如此兴师动众,可以说是十分少见的。

荣宝斋:以文会友,荣名为宝

书画创作离不开“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而说到文房四宝,便没人不晓得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顾名思义,曾是烧制琉璃瓦件的地方。民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以书店、古玩店、字画店、南纸店为特色的文化街市。在这条街上,诞生了许多跟字画文玩相关的老字号。荣宝斋,就是其中的一家。

鲁迅和郑振铎的贡献

荣宝斋的前身名为“松竹斋”,是一位姓张的浙江绍兴人在清康熙十一年(年)创办的。这家出售书画用纸、笔墨砚台以及书画篆刻家笔单的小型南纸店,由于信誉好、服务周到,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普遍欢迎,逐渐兴盛起来,后来便开始承办科举考试时使用的“官卷”用纸,以及官员们使用的奏折。“官卷”和“官折”在一段时期内曾是松竹斋稳定的大宗收入。

年,经理庄虎臣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匾额。

新店开业后,除了出售文房四宝、名人书画外,荣宝斋又开始发展笺纸的经营。年,荣宝斋专门增设了“贴套作”机构,开始自刻、自印、自销笺纸,由于产品质量高,一时间声名鹊起。

传统的笺纸又称诗笺、信笺,是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作为文人雅士们传抄诗作或信件往来之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荣宝斋刻印了大量风格新颖、品质极高的笺纸,而在这里面,有着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的卓越贡献。

酷爱传统艺术的鲁迅,一直就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笺纸十分喜爱,也时刻关心着制笺艺术的命运。郑振铎曾在北平得到不少笺纸,却不舍得自己用,常当做礼品送给朋友们。

笺纸曾经在明朝盛行一时,崇祯年间出版的《十竹斋笺谱》是我国制笺艺术的珍品。到了清朝时期,这项艺术便逐渐衰颓。鲁迅和郑振铎为了抢救这项艺术,在年搜集、编辑了《北平笺谱》,委托荣宝斋出版,第二年又请荣宝斋翻刻了明代的《十竹斋笺谱》。

为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部书的出版和翻刻,鲁迅和郑振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两人一个住在上海,一个住在北平,所有出版事宜,都是他们靠频繁的书信往来和郑振铎在京、沪两地的不断奔走完成的。从年2月到年9月间,鲁迅写给郑振铎的信件就有近百封,郑振铎也曾5次赴上海与鲁迅当面商议。

“此番成绩,颇在预想之上也。”这是年末《北平笺谱》出版后,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信中写下的欣慰之言。由于第一版仅印了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于是不久后《北平笺谱》又再版了部。此时的鲁迅先生更为欣喜,他说:“《北平笺谱》如此迅速成为‘新董’,真为始料所不及。”

有了《北平笺谱》的成功,鲁迅和郑振铎决定委托荣宝斋重刻明代的《十竹斋笺谱》。于是,从年开始,勾描、刻版、印刷、装订,历时7年之久,直到年《十竹斋笺谱》才全部完成。鲁迅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便与世长辞,但他在年曾收到过《十竹斋笺谱》的第一卷,已喜悦至极:“我虽未见过原本,但看翻刻成绩的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怕也未必有此刻工和印手。”

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言,荣宝斋的刻工和印手的确创造出了奇迹,“木版水印技艺”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文会友,荣名为宝”

荣宝斋美术馆日前正在展出“荣宝斋藏品系列展——《百花齐放》部分”。《百花齐放》是郭沫若年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的首咏花诗的总称,其中有《牡丹》《春兰》《荷花》《向日葵》等,但首诗仍不能完颂大自然花朵的全貌,于是最终以第首《其他一切花》作为概括。

郭沫若的诗作创作完成后,建议荣宝斋邀请画家配画,以传统的木版水印形式印制出版。荣宝斋当时的老经理侯恺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请郭沫若以册页规格,毛笔手书这首《百花齐放》诗;同时,侯恺还邀请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田世光和俞致贞三位先生精心绘制,又调集了勾、刻、印、裱等部门的优秀技师投入制作。

年,这部集诗、书、画和木版水印于一体,体现新中国木版水印技艺最高水平的《百花齐放》画册正式出版,即刻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反响。

多年来,荣宝斋汇集了众多书画名家,其中不乏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名画家,也有溥杰、启功等大书法家,还有鲁迅、郭沫若、郑振铎、于右任等文化名人。“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荣宝斋集大家名流于一所,揽“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技艺推向市场、发扬传播,以老字号的魅力引领传统艺术的新潮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中国老字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