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郎世宁惟妙惟肖绘白鹰
TUhjnbcbe - 2025/2/7 18:58:00

清康熙五十四年(),一位27岁的意大利人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以传教士画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并取汉名“郎世宁”,随即入宫,受到皇帝重用,历任康、雍、乾三朝宫廷画师。

郎世宁擅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重视光影明暗,精于焦点透视技法。他用中国画的工具作画,在欧洲画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技法,形成精细逼真的艺术效果。

《嵩献鹰芝图》为其37岁时所作,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嵩献英芝图》

此图写一只白鹰立于山石之巅,喙弯而锐,爪钩而坚,侧首雄视,于悠闲中有振翮九天之志。鹰之左右松树常青、溪水长流、灵芝长寿,显含祝颂之意。鹰为禽之霸者,白羽极其珍稀。当时清宫中曾豢养着一只由少数民族进贡的白鹰,供人赏玩。郎世宁以其高超的写生本领,画过多幅白鹰图,皆形神毕肖、栩栩如生,颇得皇上赞赏。

在表现手法上,此画以西洋画法为主,略参中国画技法,采用西画常用的前重后轻,前大后小、前实后虚的写景方法,画面空旷而深远。对光影的精心处理,使物象极具立体效果。奔泉之动与山石、松树之静又形成了鲜明、生动的对比之美。而对两棵古松的构图则更见精彩:一前一后,交叉错综,盘根错节,斑驳陆离,紫藤缠绕其间,又添盎然生气,而景中之景与象外之象的交织,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画家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运用,虽不能说已达到心领神会、化合自如的程度,但对一个外国人而言,能如此熟练地用中国毛笔完成勾勒、皴擦、晕染,无疑是一种奇迹,这既与郎世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更得益于他有机会接触大量中国历代名画真迹。

郎世宁的画涉猎广泛,既有描绘碧桃春燕的精致小品,又有《百骏图》等长卷,还有场景恢宏、人物多达个左右的《万树园赐宴图》等巨制。更重要的是,其中西合璧的画风,在清代宫廷绘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初以来,宫廷绘画一味摹古,难免寡情乏味。而郎世宁之作,以既具精妙绝伦的写实功夫又遵循中国画的规律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尽管此举曾为当时某些画家所非议,但终究以绚丽之花和丰硕之果,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推重,亦对许多著名宫廷画家如焦秉贞、冷枚、唐岱、徐扬等影响甚大。此外,郎世宁述与中国画家合作,如与张廷彦合画《马伎图》,与金廷标共绘《四骏图》等,还居然带出了不少中国弟子,这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他的画还传至民间,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木刻年画,因受其影响,出现大量参用西洋画法的作品,表现出中国传统美术对创新的渴求。

(文/贾关法)

《百骏图卷》局部
1
查看完整版本: 郎世宁惟妙惟肖绘白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