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求之
在扬州美术界,提到刘玉海先生,大概无人不晓。近年来,玉海先生担任扬州中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市美协副主席,于是,扬州大小画家的展览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年9月,终于轮到他自己的展览,玉海嘱我写几句话,我感到无任惶恐。玉海从艺三十余年,为他撰文鼓呼的名流、大家可谓多矣。我这样的外行,最多只能看看热闹。
玉海长得高大威猛,给所有人的感觉是南人北相,朴质厚重。以厚重的人,去画轻巧的画,便画出厚重来。因此,玉海的大写意花鸟,以厚重朴讷而自成鲜明特色,这在扬州画界几乎是独树一帜。
大写意花鸟是中国画传统中的一种独特形态,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难度的艺术要求。这一形态直到明代中期青藤、白阳才见成熟,而后经过八大、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陈大羽等人的传承与发扬,艺术积淀愈加丰富厚实。但随之也出现了后继者陈陈相因,索然无味的状况。玉海却奇异独出,其秉性执著,天资颖悟,早年受业于齐白石弟子王板哉、陈大羽两位大师,得其精义,窥其门径,此后则力追前贤,感悟时代脉搏,长期沉潜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苦苦探求。
我能感觉到,玉海一直潜心追求的是最富想象力的意象表达。因此,他笔下的花鸟,已演化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他不追求一枝一叶的形态,和一点一滴的得失,也不迷恋那种赏心悦目的“小美”,而醉心于创造一种似真似幻的、讲究整体气势和整体精神的“大美”。无论是一个硕大的寿桃,两支向阳的葵花,几径雨中的菖蒲,还是满纸的《烂漫山谷》、淋漓的《垂涎欲滴》,他总能以心造境,以意造形,画得充满生机,甚至禅意。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玉海在色彩的运用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他根据审美的需要,用色大胆粗犷或恬淡优雅,笔触的张弛充分展现了他自已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表现特色,体现着“随类敷彩”、“以色貌色”的设色原则。因此玉海的花鸟,无论是色彩斑斓的《紫雪》,还是娇艳欲滴的《牡丹》,或者是《春雨花开》的芙蓉,无不具有亲切的魅力,充盈着世俗生命的欢愉。
玉海用水,堪称一绝。这大概是得到了扬州画坛名宿、他的恩师王板老的真传。前人说“笔墨关纽在于水”,水在大写意画中自是尤为重要,何况画披疏迷离的紫藤、水气氤氲的荷花?在画这类作品时,比如他的水墨巨制《雨后荷塘》,玉海以饱含水分之笔,和色落纸,淋漓酣畅,一气呵成。那种“水晕色彰“的感觉,恰到好处地营造出湿润、朦胧、飘忽的氛围,越发增加了荷境之美的魅力。
强化结构张力是玉海写意的又一特色。其构图多饱满充实,开朗舒展;笔势多粗壮有力,气势奔放;物象多简化纯化,夸张变形,甚或近乎半抽象。这与乃师大羽先生何其相似!受大羽师影响,玉海擅长画鸡,喜欢画鱼,他的笔下,泼墨酣畅,激情奔放,走笔悠然,公鸡被赋予人性,雏鸡充满着稚气,鲶鱼则灵动有神。可见他的张力结构并非一味张扬恣肆,而是放收结合,开合有度,张力与引力并存,所以具有耐读的品位。
写意,应该是最能让人得意忘形忘我,如文字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泼墨,源自画者的灵魂,在笔墨纸砚游走了一圈,却又回归人们美好的心灵芳草地。
这么多年,看玉海兄的作品,诚是一件快事。站在他的画前,不仅能给我以美感,更能唤起我对自然野逸之美近于狂热的激情。这时,你会发现,看山亦非山看水亦非水,花鸟鱼虫草木春秋一川清江畔,心灵之舟已驶过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