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十周年拍卖,中国书画部隆重呈献「京华烟云」专题,于金北楼手卷与名人信札之中为您揭晓耐人寻味的京城往事。
徐悲鸿与于非暗都曾在北京担任艺术学校之校长或教职人员,美术教育几乎贯穿于整个人生,他们建立起现代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对于文化艺术的见解影响持续至今。
徐志摩、郁达夫、张铁铮、郭沫若、许广平
与周作人往来通信、与西园寺公一通信、与周作人通信信封
水墨纸本镜心
估价:HKD,–,
徐志摩致周作人信件:25.5×19cm.×2
徐志摩致周作人信件(八月三日):25×16.5cm.×2
徐志摩致周作人便条:16×12.5cm.
郁达夫致周作人信件:24×18cm.
张铁铮致周作人信件:24×17cm.
郭沫若致与西园寺公一信件:37×24cm.
郁达夫致周作人信封:17.5×8.5cm.
许广平致周作人信封:14×9.5cm
郭沫若致与西园寺公一信封:16×10cm.
徐志摩致周作人信封:19×9cm.×2
麦赛尔蒂罗(RueMarcelTillot),是民国时期上海法租界的一条路。年,由胡适、徐志摩等人组织筹办的新月书店,就开在这条路上第一五九号。本专题中,两通徐志摩信札,便是在书店开业之后不久,由这个地址寄出。
这批信札所呈现的整理、收纳方式整齐划一,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归档体例——某通信札如有实寄封、随信便条等附件,都被统一安放于一个外封内,封上用钢笔标明某至某信及附件情况(信封、便条等)。
周作人手拓信封(印刷制式信封6封)
白色信封的正面皆印有「凤皇三年七月(月字下缺)」的砖拓图片和「起明所拓」印文。结合周作人使用过的其他带有砖瓦纹图案的信封制式与风格,加之本封上印有的「起明所拓」印,我们完全可以确信,这款信封,一定是属于周作人的定版信笺、信封中的一种。这是这批信札在保存材料与状况上的相近之处。
设立在麦赛尔蒂罗路的新月书店,是新月派,乃至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传播新思想的平台,同时也是我国早期民营现代出版企业的代表,在近现代出版发行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新月书店之后的日子并不长久,只维持了六年便宣告关停,但它的成立,确实是上海滩和文艺界的一件大事。
几封信件所用的信笺——是笺为木版水印,除在左下角标明「新月用笺」之外,整体图案为「古典」白文印与「浪漫」朱文印的堆叠,用十分「波普」的形式,将新月派的文学观念反复传达。
郁达夫信中另有两个有趣的细节,颇耐人寻味:一是罗列散文家名单开头处的「周作人、鲁迅、冰心……」,二是正文末尾的「我的字数有四十余万,因你和鲁迅、冰心三人就有三十万也」。两处都将周作人放在了鲁迅之前,这或许是遵从信札行文体例,将收件人的名字尽量放在靠前的位置,以表尊重。但这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周氏兄弟失和之后,二人的共同好友们斡旋于昆仲之间的情景。
月相如常,世相无常。经历了这些年的阴晴圆缺,今天,八道湾儿依然叫八道湾儿,十一号院也还在,但麦赛尔蒂罗路早就改称兴安路了,LoveLane则改称吴江路,新月书店和云裳公司,也早就没了踪迹。
但好在,发生在彼时彼处的一些故事,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记录,流传下去。
更多精彩拍品
Lot徐悲鸿《奔马图》
立轴水墨纸本一九三八年作
75×cm.
估价:HKD1,,–2,,
说明:附《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编号NO.00367
Lot于非暗《富贵白头》立轴设色纸本
×52cm.
估价:HKD3,,–5,,
约4.8平尺
著录:《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现代书画卷(二)》,第页,故宫出版社,年。
说明: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第10号拍品。
此幅创作于年,正值于非暗艺术创作的成熟期。画面主体由春天尽态极妍的牡丹花朵、盛夏丰茂肥润的层层叶片、仲秋曲延盘错的干枯树干三种意象结合构成,铺上蛤粉与白粉的饱满花头与以藤黄点缀出妍丽花蕊;浓淡相宜的水墨分别勾勒出叶脉与晕染叶片;用赭石轻染皴擦着夸张呈S型的树干,透过墨与色的深浅变化表现出画面层次。下方小石的倾斜程度与树干近乎平行,上立一对造型准确生动的白头翁,一前一后站立,一正对着牡丹观望、另一作回首状,形象活泼可爱。
典型于氏瘦金体题字置于左上,整体设色淡雅质朴、自然古拙但不显滞闷,书法禽鸟与石头花卉达成一种动与静的微妙平衡,彰显画家设色与构图的匠心独运。此作表面为一般的吉语画,寓意富贵常盛、坚固至白头。结合当时抗战仍未胜利,许多名胜古迹毁于战火、人民流离失所。于氏身居北京发挥艰苦斗争、不畏强敌的精神,以笔为枪发出呐喊,为祖国的花鸟立传;似为花开正盛、褪去浮华的白色是希冀展现强大的国力以击退外敌,恢覆宇内澄明安宁;禽鸟山石则是表示希望和平能长长久久、坚不可摧。
Lot齐白石《秋菊草虫》镜心设色纸本
66.5×34cm.
估值:HKD,–,
Lot齐白石《紫藤蜜蜂小鸡》镜心设色纸本
×33cm.(/8×13in.)
估价:HK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