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的成果:(一)转基因微生物:1.环境净化:如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菌2.基因制药(二)转基因动物:1.超级动物2.品质优良、生长迅速的转基因家畜、家禽3.做生物反应器(三)转基因植物:培育抗虫、抗病剂、抗除草、抗逆等性状的作物。二、产生原因:1.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2.转移的基因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是随机的。三、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辩论:(一)食品安全:观点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理由(论据)●反对“实质性等同”:指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因此不必再进行安全性检测。●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担心营养成分改变●是否侵犯宗教信仰或素食者权益●所谓“实质性等同”的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防止新过敏源的产生。●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物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二)生物安全:观点转基因生物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理由(论据)●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类;进入新生态区破坏生态平衡成为杂草。●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其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对人类或对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使杂草成为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扩散到种植区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备一定的水、肥等条件及配套的种植技术。●生殖隔离的存在,使它们很难与其他生物杂交。●花粉传播距离有限和存活时间有限,而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比存活时间还短;有些农作物是自花传粉。解析-基因污染:(1)概念: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种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2)原因:基因污染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①附近生长的野生相关植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②附近农田的非转基因作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③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④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三)环境安全:观点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环境造成破坏同意对环境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但不必做出过度反应理由(论据)●打破自然物种的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组微生物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物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蜂蜜,有可能经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动物和人。●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四、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一)产生争议的原因:1.人们的价值观取向的不同(产生原因)2.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二)正确做法:1.消费者: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2.国家:建立相应的法规,如我国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科学家: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举例)推荐阅读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资源荟萃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资源荟萃
3.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老版:必修+选修,新版:必修)
4.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选修)汇总
5.高三生物一轮单元复习讲义
6.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选修)汇总
7.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教学案(必修+选修)汇总
8.生物大师系列动漫视频(新教材必修1、必修2)汇总
9.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选修3)汇总
10.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1第6章
11.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必修2第1-5章
1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汇总
13.“高中生物在线”微课视频汇总(实验教材必修+选修3)
14.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汇总
15.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学生用书》汇总
羽佳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