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年这部真假美猴王电影,你真的看懂了
TUhjnbcbe - 2024/9/30 9:25:00

有人说,西游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不错,今年的西游电影《真假美猴王之大圣无双》终于在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姗姗来迟。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一部西游题材电影的面世,就必然要做好被万众挑刺的准备,这是大众对西游的热爱,也是西游创新的艰难。

回到片子上来讲,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西游电影,它最大的破局,在于打破了传统西游主角永远光伟正的传统路子,走下神坛,从身为妖族的六耳视角出发,去探讨一个被人或者说被神所忽视的命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新瓶装新酒

电影的故事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唐僧的九环锡杖吸收了天下妖族魂灵,一旦抵达灵山受万佛超度,那么天下妖族就会消亡。紫藤身为妖族一员,为了阻止九环锡杖抵达灵山,在黑风岭抢夺锡杖时被悟空打伤。六耳为救紫藤,答应孔雀妖王的要求,抛去所有记忆化身孙悟空,协助妖族去抢夺唐僧的九环锡杖。

真假美猴王之争作为西游世界中广为人知的桥段,自然少不了被人拿到放大镜下挑刺。而这个桥段影视化的改编和延展,必须解决以往很多西游作品没有交代清楚的2个问题,否则逻辑就无法成立。

第一,六耳猕猴从何而来?第二,六耳猕猴的法力和兵器从何而来?这部影片的编剧把这两个问题解答的至少没有逻辑漏洞。六耳猕猴本是妖族,为救爱人紫藤去求助孔雀王,孔雀王答应了六耳但提出一个条件,必须让六耳化身悟空,忘记所有过往,代替真悟空进入取经团队。

那孔雀王是何方神圣?在原著《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经说过,天地初开的时候,孔雀精好吃人,曾经吞下他的六丈金身。佛祖本来想从孔雀的便门出来,又怕玷污了佛体,所以从她的肋部出来。佛祖原本要杀孔雀,后来经过诸佛的劝阻,不仅没有杀,还认她为母。

如来佛封孔雀精为孔雀大明王菩萨,从此以后,行母子礼,很多人借此赞扬佛祖的伟大。其实,小说不能与佛教对号入座。《西游记》中,佛祖认妖为母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种种迹象表面,孔雀大明王菩萨是妖族辈分最高的贵族,法力不在佛祖之下。

本片中,孔雀王作为幕后的掌局者,为振妖族势力,绝对不允许九环锡杖抵达灵山。但自身被佛祖困于孔雀神山,便安排狮驼王去抢夺九环锡杖。而孙悟空武力高强,不能硬来只能智取。所以孔雀王布下六耳这枚棋子,赐予六耳所有悟空的法力、记忆以及兵器。

六耳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看后会有疑问,为何六耳化身悟空后,连自己“卧底”的身份都忘记了?为何不直接抢夺九环锡杖?

试想六耳如果直接去抢夺锡杖,势必会暴露自己是假悟空的身份。由此,真悟空、八戒、沙僧就会全力对敌,自己毫无胜算。而孔雀王棋高一着,让六耳直接以为自己是悟空护送唐僧西行,那么取经团队就会因无法分辨到底谁是真悟空而陷入内讧,在某种意义上,此时就是两位“真悟空”!一旦唐僧师徒因无法区分悟空真假而分裂,那么狮驼王他们就有机会抢夺锡杖,最后时刻用二心镜唤醒六耳,即大功告成!

六耳的信念:众生平等

六耳作为影片的主角,通过六耳观念的转变烘托出了影片的真正核心,前期的六耳考虑自己族人,后期的六耳考虑天下所有的生灵。生而平等,在六耳这里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付出实践的行为。原先的他抢夺九环锡杖,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族人,保留大家生存的权利,而决战灵山之时,六耳发现狮驼王竟想毁灭灵山,灭了佛国。于是六耳说出了那句代表其信念的话语:“你这样做,跟你讨厌的神又有什么区别!”

在六耳看来,众生平等就在于妖族有权利存于世间,而神佛不可将其灭绝。而神佛同样有存于世间的道理,妖族也不能将其抹杀!这才是众生平等!“众生”的意义就在于包括了万物生灵,而不是“非我族类,虽远必诛”的狭隘生存主义。

所以众生平等不是神佛口中的今日将尔等屠戮,是助其早入轮回,这其实是站在神佛视角下的托词。大家同为万物生灵自然有生存于世间的道理,为何你一句阿弥陀佛我就得灰飞烟灭?由此看,本片视角果然清奇。不知道看了电影的你,想到这一层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这部真假美猴王电影,你真的看懂了